爱体育- 爱体育官方网站- APP下载基金年终排名迎来决战时刻前11月最牛基金出炉!
2025-08-28爱体育,爱体育官方网站,爱体育APP下载
理财子公司好比一个信托+公募的超级牌照。商业银行设立理财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,有利于强化银行理财业务风险隔离,推动银行理财回归资管业务本源。
新规落地,第一财经记者第一时间梳理了《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》10大看点。一、公募产品能投股票了;二、不强制首次面签了,还允许发行分级理财;三、取消部分非标限制;四、放开与符合条件的私募合作;五、如何看待按管理费收入10%计提风险准备金?;六、股权为引外资开口,适度放宽自有资金;七、10亿注册资本成为门槛?;八、信托迎来最强冲击?;九、从直销到代销,子公司也要办APP了?;十、公募最强劲对手?
大集合公募化“线日,证监会明确大集合产品将转为公募基金或私募资产管理计划。可以预见的是,随着存量大集合产品进一步对标公募基金,这类产品中以往存在的资金池或刚性兑付的特征将消失,券商资管公募化趋势更加明显。未来,公募基金产品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,但这种竞争更多取决于机构的主动管理能力,而非牌照优势。
本周起市场进入年内最后一个交易月,公募基金年终排名也进入冲刺阶段。从今年前11个月表现看,中邮尊享一年定期暂居偏股基金首位,债券基金仍为最赚钱基金品种。
又到年关岁尾基金公司规模冲刺季。今年,货币市场基金不再计入规模排名,一些基金公司的冲规模也失去方向。股票低迷,债券市场崛起,基金公司瞄准市场细化空间寻找突破口。
随着年度收官月大幕的徐徐拉开,偏股基金2018年排名战也进入了“最后一公里”的较量。对于基金公司而言,旗下权益类基金跻身年度排名前列,不仅是公司投研实力的重要体现,也关系着下一年度能否进入银行、券商等机构的产品池、白名单。因此,历年的偏股基金排名争夺战往往会成为A股市场年末最具看点的“重头戏”。
距离2018年结束仅剩最后一个月,记者也对权益基金在今年以来的仓位变化进行了梳理和归纳,本报记者发现,从今年一季度末到三季度末,连续两次大幅加仓的基金有510只,最激进的153只权益基金的最新持股仓位已经达到95%(满仓)。
进入12月,公募基金“规模战”逐渐升温。在主动偏股基金表现欠佳以及货基收益率逐渐下行的背景下,今年公募拼规模的主力落在了债券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两大品种上。部分爆款产品可能成为决定基金公司规模排名的“胜负手”。
今年以来,受权益市场震荡调整影响,可转债这一品种也随之调整。部分机构认为,目前可转债价格水平已经处于低位,具有长期布局潜力。而从新成立的公募基金以及机构持仓来看,他们早已在布局相关机会。
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,定期开放型基金(以下简称“定开基金”)逐渐受到投资者青睐。数据统计,截至目前,定开基金年内平均收益达2.65%,远超弱市下大部分其他类型产品。
比低迷的股市,债券市场简直可谓热火朝天。近期基金公司申报的基金几乎清一色是债券型基金,市场还有39只债券型基金同时发售。
今年债基业绩的走强,主要得益于市场利率的不断下行,带来的利率债价格不断上涨。不过,在许多基金经理眼里,目前的市场利率水平已经到了央行相对认可的位置,除非出现极端事件,否则继续大幅下行的概率不高。
随着量化投资的不断发展,不少从业人员在加强编程能力的提升。国内公募基金从业人员也在不断自我进化,不少从业人员正在规划编程的学习计划。值得注意的是,不少固定收益的投研人员也在学习编程。
投研人员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研究,人工智能技术就是增强型的研究工具。人工智能的高效辅助作用普遍受到投研人士的认可。多位公募基金固收人士表示,人工智能对固收投资的辅助作用明显,从固收业务的策略研发工作,到定期分析债券投资组合状况,以及对基金的信用债券持仓及时跟踪,都可编程提升工作效率。有固收投研人员在工作之余自学编程,不少以Python为入门学习的编程语言。
2018年接近尾声,这一年,股市持续低迷,小基金公司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。不过,逆境中,仍有鹏扬基金、嘉合基金、财通证券资管和金鹰基金等一批基金公司规模实现逆市增长。
截至今年三季度末,相比去年全年,在百亿规模的基金公司中,今年增长幅度首位的是鹏扬基金,增长幅度达260%。另外一家表现突出的公司是拥有中航信托股东背景的嘉合基金,今年来规模增速接近200%。财通证券资管的扩张速度也可圈可点,公司规模从去年底的88亿元增至目前的235亿元,增速达到166%。
今年以来,A股市场整体走势低迷,偏股型基金业绩也随之受到重创。根据数据,截至11月30日,高达99%的偏股型基金今年以来出现亏损,其中,前11个月亏损超过40%的也不鲜见。
在市场环境没有明显改善的背景下,许多基金经理认为,A股继续震荡的“疲弱市”仍将延续,指数很难有大的突破,但个股和板块却有可能迎来结构性机会。而在基金经理们眼里,这些结构性机会主要来自于政策的影响和行业的逆周期运行。谈及新一代核心资产的发展方向,代表科技发展、创新、消费升级、制造升级等方向的行业和板块必然得到更大力度的支持,值得投资者关注。
去年恒指升幅冠绝全球,沪港深基金风光无限。今年以来,伴随着港股市场和A股市场的持续低迷,沪港深基金业绩大变脸。
截至11月30日,市场上合计成立了101只沪港深基金,涉及42家基金公司。统计显示,这些产品前11月的平均回报率为-12.05%。其中95只沪港深基金在此期间收益为负,占比超94%,且17只产品跌幅超20%。与去年超九成沪港深基金斩获正收益、19只基金的净值涨幅超过30%的亮眼业绩相比,今年该类产品表现堪称集体“翻车”。
逆袭之路困难重重,但每一年都能看到不少小基金公司的成长与发展。他们中有的像金鹰基金踏准市场节奏,顺风上青云;有的像诺德基金一样,脚踏实地,一步一个脚印。有的公司已卓有成效,得到业界肯定,有的还在路上,奋力前行。